安全配资开户 图哈切夫一生最大的失败,华沙之战兵败山倒,损失高达12万人_图哈切夫斯基_苏俄_波兰
沙俄内战进行到1920年的时候,苏俄红军已经基本搞定了沙俄白军安全配资开户,并逐渐获取了战争主动权。在托洛茨基与图哈切夫斯基指挥的苏俄红军打击之下,各路干涉军纷纷退却,只有波兰干涉军还在为光复波兰与立陶宛联邦而在战斗。
图哈切夫斯基指挥军队,在6月初朝着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西部地区发动了进攻,兵锋直指哥罗德诺与布列斯特以及利沃夫。苏俄红军第一骑兵军在6月初与波兰军队的战斗中,获得了优势并迫使波兰军队全面后撤。因此波兰军队统帅毕苏斯基,担心苏俄红军会越过乌克兰与白俄罗斯,向波兰境内进发。继而下令波兰军队向本土且战且退,并下发了组建更多预备队的命令,意图在波兰境内阻止苏俄军队的攻势。
一、毕苏斯基的计划
毕苏斯基有一个比较靠谱的防御计划,在战斗的第一阶段,波兰军队会先在布列斯特和利沃夫方向阻击苏俄军队,为预备队的集结争取时间。而后向构筑有一战防御工事的维斯瓦河沿线撤退,就地加入守军拱卫华沙。此时华沙应该已经完成了巷战准备,并在市郊与城中部署有炮兵阵地,守军将以要塞化的华沙为支点与苏军决一死战。
展开剩余86%但死守华沙并非是主要目的,华沙决战只是毕苏斯基设下的一个诱饵,他真正杀招在第二阶段,那就是从后方集结过来的三个波兰骑兵军团和精锐坦克团。这支部队装备有大约11辆装甲列车和120辆雷诺FT-17坦克,配合数量庞大的骑兵部队足够在华沙城下展开一个钳形反击攻势。同时配合空袭打乱苏俄军队的指挥节奏(当时的空袭就是从双翼机上丢一下小型炸弹下去,杀伤效果有限,但对打乱敌军指挥节奏或者袭击后勤运输队有一定效果),袭击苏俄军队的后勤,将被困在维斯瓦河大转弯处的苏俄军队一举包围并歼灭,从战场中心打开局势,继而通过连环穿插包围将对手两翼歼灭或击溃。
这个战略设想可以说非常冒险,如果波兰军队无法顶住苏俄军队,华沙沦陷将会对波兰军队造成严重的士气打击,到时候就算军队不会土崩瓦解,也会战斗力大打折扣,可以说毕苏斯基就是在赌,而且是拿波兰的国运豪赌,赌对手缺乏足够的能力攻击防线和要塞化的城市。毕苏斯基还派遣波兰情报人员对苏俄军队进行了无线电侦听,并组织了电码专家,语言专家,宗教学者共同破译苏军的通讯密语,从而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苏俄红军的动向。
毕苏斯基并不清楚苏俄军队此时已经缴获了一份波兰军队作战计划,但图哈切夫斯基在查看了计划后认为这是波兰人使用的疑兵之计,用虚假的决战信息和反击信息来迷惑苏俄军队指挥层,令其顾忌波兰的反击而束缚手脚或者不战自退,因此图哈切夫斯基决议对华沙发动一次围攻,部队将从华沙的两翼展开攻势,就像毕苏斯基对付苏俄军队那样,使用钳形攻势包围对手。而后在外围再发动另一个北起波罗的海,南至喀尔巴阡山的巨大的钳形攻势,通过双钳战术将整个波兰一口气击溃。
二、图哈切夫斯基的计划
而图哈切夫斯基的作战计划正好是和波兰军队在华沙打一场决战,他打算效仿1831年俄军名将伊万·帕斯科维奇的战术,对华沙实施钳形攻势,
其中苏俄军队的北翼是战役重心,除了要切断华沙北部地区的防御之外,军队还需要继续向波兰西北部沿海地区和华沙西部地区挺近,一边阻击波兰援军一边攻陷但泽走廊,一边占领华沙西南的罗兹,然后与南翼的友军会师完成合围计划,继而为后继向德国的攻势建立桥头堡。
这个计划看起来似乎非常宏大,堪称拥有后来德军的闪电战风格,但其实计划中存在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南翼军队的力量相较于北翼显得过于薄弱了,苏俄西南方面军还在利沃夫与波兰军队激战,南北两翼的战役起始地点相距有200公里,西南方面军根本无法及时与图哈切夫斯基的北翼军汇合。而且图哈切夫斯基的指挥部设立在明斯克,距离前线470多公里,通讯设备与通讯手段都有限,无法及时控制指挥军队。
另一方面当哈切夫斯基并没有考虑到苏俄军队后勤,是否能够支撑起规模如此庞大的战役需求。
凭心说,依靠马车和手推车支撑起来的后勤系统,实际上最多只能维持在单一战区里发动进攻,如此庞大的攻势哪怕是参加一战前的沙俄也承担不起,更何况现在苏俄国内百废待兴,通往波兰的铁路也在波兰军队后撤时被破坏掉了,就算再怎么动员也,靠单纯的人力畜力也凑不出足够的运输力量。因此失败的影子已经在图哈切夫斯基大军身边显现出来,只不过图哈切夫斯基因为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之战击败了波兰军队,此时他充满了雄心壮志根本没法发现潜藏的危机。
三、华沙城下之战
苏俄军队和波兰军队的第一轮交锋在8月12日这一天正式展开,双方围绕普拉加和拉德敏桥头堡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桥头堡竟然在一天之内数次易手。2天之后苏俄军队彻底占领拉德敏桥头堡,并在波兰军队的外围防线上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吓得华沙城内的外国侨民与外国外交使臣纷纷逃离华沙。
虽然局势看起来岌岌可危,但在毕苏斯基看来一切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他紧紧的把握着参加过俄国内战的波兰精锐部队作为城防预备队,不到关键时刻绝不投入战斗,并下令波兰军队竭尽所能将防线缺口填上。
8月14日这一天的夜间,波军第203乌克兰军团发动了反击,击溃了苏俄第4军并几乎摧毁了对方的指挥部,还缴获了一部电台和密码本,从而获取了苏俄军队的完整通讯密语,为接下来的战斗局势奠定了基础。
华沙外围防线的战斗在经历了长达2天的争夺以后几乎陷入了胶着状态,交战双方不断的发动反突击试图打开优势局面。
毕苏斯基为了激励士气他决定亲自上前线指挥作战,临行前他把所有职能全部转交给了波兰政府部门,以便于自己能够全力指挥战斗,犹如抬棺死战的决心唤醒了波兰军队的强烈爱国心,尽管很多士兵缺衣少弹,依旧坚持守卫防线不肯后退半步。
战斗进行到8月15日这天,局势发生了新的变化,波兰军队的援军从后方赶了上来,他们带来了装甲列车和坦克与装甲车,这使得波兰军队的力量得到了加强,毕苏斯基开始着手部署反击计划了。波兰军队按照预定计划进行了反击部署,并在苏俄军队停止攻击之后投入了反击。西克尔斯基将军率领的波兰第五集团军从维斯瓦河北部展开了攻势,他的部队拥有两辆装甲列车和几十辆坦克支援,波兰军队的反击在一天内竟展开了一个宽达150公里的巨大包围圈。
而此时苏俄军队的通讯和后勤已经因为波兰航空兵的骚扰空袭,而陷入了迟缓呆滞状态,这也导致了苏俄军队在面对波兰军队反击时无法有效的组织反击,苏俄军队只能慌忙后撤避免被敌人合围,但缺乏组织计划的突围行动变成了屠杀,波兰骑兵和波兰机械化部队在运动中将苏俄军队逐个分割歼灭。
图哈切夫斯基本人也对突如其来的反击缺乏心理准备,他与前线大多数部队失去了联系,在得到消息以后竟然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一边电令前线部队尽可能朝白俄罗斯突围,一边电令斯大林竭尽全力突破利沃夫的波兰军队防线,然后北上阻断波兰军队的反击。
布琼尼的第一骑兵军在关键时刻冲入了战场并阻断了波兰三个骑兵军的追击,然而这次阻击战几乎导致第一骑兵军全军覆灭,苏俄西南方面军也面临被波兰军队包围的危险,最终不得不选择撤退。
事后图哈切夫斯基指责斯大林胡乱指挥,把目标全部放在波兰军队的利沃夫防线上,没能有效的配合攻势。在西方面军撤退时也没能有力的支援部队,最终导致了苏俄红军损失兵力高达12万人。
结语
此战后毕苏斯基一举成名,成了欧洲首屈一指的军事家,并在他的领导下使得波兰获得了欧洲第六陆军强国的名号。而图哈切夫斯基在失败后总结了教训,并领导设计了白俄罗斯防线,也就是斯大林防线白俄罗斯段。同时图哈切夫斯基也基于华沙之战的经验,制定了一个防御反击战术,该计划后来被巴甫洛夫继承并扩展出了第三号反击指令。
参考文献:
《A Concise History of Poland》
《Battle Of Warsaw 1920》
《1920:苏联与波兰战争》安全配资开户
发布于:天津市